激光焊接機的激光波長如何影響材料吸收率?
在選擇激光焊接機時,用戶往往關注功率、速度和精度,但一個更基礎且關鍵的因素是激光波長。它直接決定了激光能量能否被材料有效吸收,進而影響焊接的穩定性與效率。

不同激光波長對應不同吸收特性
目前主流激光焊接機采用的激光器類型主要包括光纖激光器(波長約1070nm)、綠光激光器(532nm)和紫外激光器(355nm)。金屬材料對激光的吸收率與波長密切相關。以銅為例,在1070nm紅外波段,其常溫下吸收率不足40%,容易導致能量反射和焊接不穩定;而當使用532nm綠光時,吸收率可提升至65%以上,顯著改善熔深和焊縫一致性。
高反材料對激光波長更敏感
鋁、銅及其合金屬于典型的高反射材料,在紅外波段具有很強的反射特性。這不僅降低了能量利用率,還增加了對光學元件和安全防護的要求。采用短波長激光(如綠光或藍光)能有效提升初始吸收率,減少起焊階段的能量損失,避免飛濺和孔洞缺陷。因此,在焊接紫銅、黃銅或鋁合金時,選擇合適激光波長比單純提高功率更有效。
不銹鋼與碳鋼的吸收差異較小
對于碳鋼和不銹鋼,它們在近紅外波段(1000–1100nm)已有較高的吸收率(通常超過60%),因此常規光纖激光焊接機即可滿足大多數應用需求。但在薄板或精密焊接中,使用短波長仍有助于縮小熱影響區,提升焊縫成形質量。
激光波長影響光束聚焦能力
除了吸收率,激光波長還影響光束的聚焦性能。理論上,波長越短,衍射極限越小,可實現更小的聚焦光斑。這意味著在相同功率下,短波長激光能獲得更高的功率密度,更適合微焊或高精度加工。
如何根據材料選擇激光焊接機?
用戶在選型時應結合主要焊接材料來評估激光波長的適用性。如果以碳鋼、不銹鋼為主,1080nm光纖激光焊接機性價比高;若涉及大量銅、鋁或異種金屬焊接,建議考慮綠光或復合波長設備。
激光波長是決定材料吸收率的核心參數之一。理解其與材料特性的匹配關系,有助于用戶更科學地選擇激光焊接機,避免盲目追求高功率,真正實現高效、穩定的焊接過程。


掃一掃添加微信